活到老学到老是人们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可学习是辛苦的,需要坚持;学习是长久的,需要改变自己以往的习惯与不足;学习是艰难的,那些从未涉及过的“小白领域”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又是开心的,能让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充满活力和自信。学习就像是一颗种子,把它埋在心里经过常年的浇灌便能开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退休十余年来我一直坚守在安徽好人馆,是一个既是管理员又是讲解员的志愿者。安徽好人馆是全国第一也是唯一的省级好人馆。这里展示着许许多多的全国道德模范、安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的故事。他们都是在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和孝老爱亲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和优异成绩的先进典型。十年来我在这里向人们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的同时,更是在努力学习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
“中国好人”李培生——黄山玉屏环卫所的放绳工,在悬崖峭壁上捡垃圾,20多年来他的放绳高度相当于两百座珠穆朗玛峰。胡晓春——黄山迎客松的守护人,每年超过三百多天住在山上,一守就是14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8月13日给他俩的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还强调,“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道德模范叶连平,今年已经96岁了,退休后自掏腰包创办“留守儿童之家”为农村的孩子辅导英语,不仅不收取费用,就连稿纸和学习资料也是老人家骑自行车上县城买的。他说他希望自己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他用他的实际行动体现着人间大爱。
道德模范许张氏,照顾瘫痪在床的小儿子40多年,她不想拖累其他子女,更不想麻烦国家,她拒绝了民政部门请他们母子进福利院的安排,她不接受任何人送去的钱物,她就是一句话“我照顾自己的儿子不是应该的嘛”。她只身照顾儿子每天擦洗身体、喂吃喂喝,直到98岁离世。
最美教师朱长海,在学生跳楼的一刹那冲上前抱住学生,转身用自己的身体垫在学生的身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像这样感人的英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我想我这一生也学不完说不完。
安徽好人馆展出的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的事迹有一千七百多人,他们都是普通人、平凡的人,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我常常在他们的展板和事迹前驻足,敬仰着、思考着,我在问自己这些我能做得到吗?回答是犹豫的、不确定的。所以这十年来,我也常常告诫自己要以他们为榜样,加倍努力工作,向英雄看齐、向先进学习向人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2024年3月,安徽好人馆已开馆整十年。十年来好人馆共接待全国各地预约参观的团队1058个,约36949人次,涵盖了83个省、市、县、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待个体参观人数约166479人次。安徽好人馆还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开放大学等25所大学院校签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协议。安徽好人馆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闲暇之余我学了舞蹈,圆了我儿时的梦,因为这是我自小以来唯一的业余爱好。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因为喜欢所以不怕辛苦。同学和朋友们见到我总是说:“你这么多年身体还这么挺拔,是怎么做到的”?我说:“因为我坚持舞蹈”;说:“你精神状态真好,总不显老”。我又说:“因为我每天都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里坚持学习”。
我会以我最佳的状态在安徽好人馆继续坚守着这份责任、这份敬仰、这份热爱。如果你们想知晓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请到安徽好人馆来,我在这等着你!
撰稿:江山(民族舞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