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后半场,学习不仅是一种知识积累,更是一场人生境界的升华。它让夕阳向晚的生活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让心灵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更让出走半生的我,归来仍是那个少年!
在很多人眼中,退休后的我可以轻轻松松,在家种花种草种种菜,出门看山看水看世界,但我却保持着对于绘画梦想最初的热情。每天夜晚,当星光洒满大地,窗外是万家灯火,我静坐在书房,摊开画纸,调配着五颜六色的颜料,精心挥洒着想象,与国画进行一场特殊的约会。女儿常说,我的眼睛是一双年轻的眼睛,因为其中还闪烁着春天般蓬勃的求知欲与期待更好未来的灼灼光芒。
我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国画,我还热衷于参加老年大学的各种文化活动,参加了合唱团。我始终相信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一切学习都应该从实践中学习,理论只是基础而已。”在与同学老师们热烈欢快的交流中,美好的日子也像花朵般渐渐绽放。
然而,“欲渡黄河冰塞川,欲登太行雪满山。”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在练习国画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基本功不扎实,线条勾画不流畅自然;枯湿浓淡掌握不好;特别是画大幅画,构图更是容易出错。歌唱时,气息跟不上,节奏、音程掌握不好,练习起来进展不明显,不能一蹴而就,成就感差。困难虽然重重,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静下心,放轻松,坚持从点滴做起。上课认真听讲,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请教,和同学讨论,课后在家反复观看老师授课视频,用心领会揣摩。在这样的坚持下,我进步了。画作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在学校公众号上刊登,在展览中展示;歌唱的水平也有所提高,乐理知识更是取得长足进步。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与充实感环绕着我,让我每天都期待朝阳,健步如飞。
学习的经历深深启发了我。在中老年时期,学习不是为了应对考试、工作,而是让我重拾青春时的梦想,找回初心,使退休后的生活仿佛又重新有了锚点,有了方向,出走繁忙半生,我人生的活力又沛然而至,让我在精神的旷野里重新找到归属感。
在这个日新月异,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老年学习不只是一种打发时间,如养花鸟鱼虫般的消遣,更是一种必要的新陈代谢,帮助我们能够触摸时代的脉搏,一览时代的浪潮。同时,通过学习,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我的身边从来不缺乏同行人,还有许多许多,越来越多的老同志也在积极投身学习。他们有的学习外语、舞蹈,有的学习摄影、运动等。琅琅书声的教室中,热情求知的面庞竟全是头发花白斑驳的老人,夕阳无限好,他们的活力让我倍受感染,也让我更加坚信:学习是让我们在老年时期保持精力的重要途径。
当然,老年学习并非易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都会有所衰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学习新知识。相反,只要我们保持一颗探索进取的心灵,勇敢地面对挑战,生命的深泉就会长涌不竭。
在这个过程中,家人和社会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家人的爱永远是呵护老年人保持学习之心的温暖港湾,社会也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尤其是包容的环境。
学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让我们的夕阳岁月依旧光芒万丈,让我们在无垠的知识海洋中尽情畅游,让我们弥补了年少那一抹淡淡的遗憾。学习作为人类一生的事业,应当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就让我再一次赞美学习的光荣,将它成为我们老年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让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那个少年!
撰稿:余莉(班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