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发展好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活力。
一、打造智慧校园,推动老年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安徽老年大学以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遵循“按需建设、功能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推动校园软件设施建设的标准化。一是夯实信息化硬件基础。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搭建了校园无线网络系统,实现校园全域无线网络全覆盖,既满足了教师学员使用手机、查询教学资源的需求,又为信息化设施提供了重要的网络支持。对原有报告厅、会议室等老旧设施进行改造提升,配置了高分辨率LED大屏、专业音箱话筒及舞台灯光等设施设备,设置了独立调控室,满足了会议、演出、讲座及学术交流等多用途需求。二是完善校园安防设施配备。在校园重点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置专门的监控室,搭建起可回溯的全时段、全覆盖、快响应的安全屏障,为广大教师学员营造了安全有序的学习活动环境。做好学员及车辆的信息采集录入,安装非接触式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安装门禁管理道闸,启用了刷脸扫码入校、手机定位签到等应用系统,有效提高了管理效能。三是做好教室智慧化改造。学校在教室安装交互智能平板、无尘光能黑板、视频展台、多媒体讲台、电子班牌等信息化设备,打造智慧教室。同时,通过增设摄录、收音等硬件设备,开发智慧教室线下课程线上实时播放及回放系统,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习体验。
二、建设应用系统,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
近年来,学校开发了智慧校园平台教学管理系统,涵盖网上报名、招生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教室管理、考勤管理及其他应用程序,实现教学周期全过程信息化操作,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一是应用教学辅助系统。通过对往期各专业开班情况、报名情况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专业、课程科学化设置。通过系统化流程,老年学员可在线完成选课、报名、缴费、查询学习进度、请销假等一系列操作,方便了学员,提高了效率。通过智慧校园平台,还可对课程内容、教师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实现对课程、教师等各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应用教学评估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网上满意度“码”上评、意见建议“码”上提智能评议平台,定期在全校范围内收集老年学员的意见建议,了解老同志的真实需求。通过分析教学保障方面的意见建议,精准改进教学保障措施,使老年学员的学习生活更加便利;通过对老年学员学习满意度、课程需求偏好等学习情况反馈数据进行分析,更精准地把握老年学员的学习现状与需求,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智慧校园平台还提供统一的老年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学习效果、满意度等综合指标,对课程进行评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三是应用学员管理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等技术,可方便快捷地实现教师、学员考勤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规范有序。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建立起完整的学籍管理体系,为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展、学分获得等提供有据可查的记录,确保管理规范。四是应用活动场馆预约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学员端,老同志可查询未来几天的活动场地预约情况,线上预约适合自己的时间段。活动场馆入口设有显示屏,显示前一时段、当前时段及下一时段的预约和签到情况。老同志按预约时间到达活动场馆,扫码签到进行活动,确保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三、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老年教育网络化
伴随老年教育的发展,老年教育服务需要不断提升品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老年学员日趋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推动老年教育往基层延伸,实现老年教育全覆盖。一是建成融媒体中心。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了集网上直播教学、录播教学、远程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中心。利用融媒体中心录制网课、理论微宣讲、《智能手机应用与智能生活》等微视频及文艺节目。利用信息化技术,系统化地整理、开发适合老年学员学习的声乐、朗诵、黄梅戏、葫芦丝、英语口语等优质课程,实现课程数字化、传播网络化。二是搭建老年教育云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云上老年大学”提供云课堂课程,通过校网站建立远程教育平台和融媒体平台,通过校网站、微信公众号链接“中国老年教育网”、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网上老年大学”等海量远程教育资源,供老年学员在线开展学习。三是推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按照省委省政府《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和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的若干意见》要求,建设安徽老年大学“云课堂”平台,汇聚全省各级老年大学“云课堂”资源,打造老年教育线上平台。同时,链接安徽老年大学智慧教室实时播放及回放系统,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共通共享,满足老年学员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老年大学同上一堂课。
四、打造新媒体平台,助力老年教育宣传多元化
借助信息化技术,运用新媒体手段,不断丰富拓展宣传载体,探索创新宣传路径,实现对外宣传工作全方位、常态化和多元化。一是打造“七位一体”宣传平台。构建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电子屏、宣传栏、校园广播、《安徽老年教育》“七位一体”宣传格局。改版升级网站,及时做好信息更新维护,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微信公众号每日更新,每年发布信息千条以上;微信视频号经常上新,传播学员身边的好声音、好故事;电子屏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更新宣传内容;校园广播定时播放音乐和老同志的歌咏、朗诵作品。通过智慧校园信息化应用助力宣传大平台建设。二是打造网上展示平台。组织摄制校园宣传片,展现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变化和新时代老年学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创作发布校歌《金色时光》并录制MV,旋律优美、昂扬向上,发挥了校歌人文熏陶、价值引领和对外宣传的作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老同志抒发爱党爱国情怀,展现新风采,争做“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老人。三是打造融媒体工作团队。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心现有设施设备,逐步培养具有内容创作编辑、媒体技术运用、平台管理运营、数据分析优化等能力的融媒体工作团队,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用好、用活各种传播手段,推动融媒体宣传更加贴近时代、贴近老同志、贴近老年教育实际,为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营造更加浓厚的舆论氛围。
信息化是推动新时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老年教育要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运用信息化为老年教育赋能增智、提质增效,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作者单位:安徽老年大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