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铃铃--”
清晨,手机报时的铃声响起,孙儿穿着整齐的园服,背着小书包,欢快地跑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说:“爷爷,我们上学吧!”我望着他红扑扑的小脸,调皮地眨动着长睫毛下那双闪亮的眼睛,舒心地笑了。将孙儿送进幼儿园,自己也就到安徽老年大学学习了。
安徽老年大学芜湖路校区位于风光旖旎的包河公园边,那里景色如画,校园恰是画中的点景。当我踏上学校的电梯上楼时,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倒映在河面上,荷叶随风吹拂摇曳,一群鱼儿追逐嬉戏,尾巴溅起的水珠,在叶面上轻盈地来回滚动,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平静的水面荡漾起层层涟漪。校园的东边就是少年宫,那里传出清脆悦耳,悠扬动听的朗诵声和歌唱声。这一老一小两座乐园建在一起,真是匠心独运,别有深意:孩子们在少年宫里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长大后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老人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老有所乐,身心愉悦,健康长寿,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
我在三楼的书法班学习,刘云鹏老师从基础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到碑学、帖学;从篆隶楷行草的发展演变到晋唐书风;从正欹偃仰的形态到与时俱进的内容等诸方面,娓娓道来,展开了一幅艺术的长卷。那精妙的笔法,飘逸潇洒的行笔,委婉含蓄的笔势,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那宽博大气,厚重饱满的线条,古朴典雅的篆籀气,风格多样化表现,无不洋溢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先生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感到有股奔涌而来的清泉,穿越岁月的沧桑,不断地滋润着我的心田,给予我无穷的力量和启迪。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在先生的正确指导下,通过科学的训练,我的技艺有了精进,所写的作品被选送参加了裕丰花市、包河区政府等单位组织的展览。我的学习体会是:首先要在课堂上认真听先生的讲解,看他的书写演示,加深理解,掌握技巧,课后对照字帖一丝不苟,边临摹边感悟体会,直至满意。其次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于求成。再次是认真写好作业,按照要求按时按量完成,虚心接受批评意见,积极主动纠正错误。平时将作业、作品和同学多交流,听取不同意见,做到多看、多问、多写、多修改。
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我将倍加珍惜学习时间和机会,持之以恒,不断进取,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愿望。
安徽老年大学,是我的乐园。
撰稿:汪礼荣(山水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