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桑榆风采 > 塘溪文苑

【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 学习,让我与时代同步

发布时间:2025-05-13

 

 像我这样激情未变、可能一时也不会变之人,如何开始退休后的生活,确是一个拦路虎。正是学习,让我破解了这个拦路虎,开始了退休后的充实之旅。

 我的再学习,就从读书起步。我选择了以文史类为主攻方向,分四步循序渐进:由《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向《二十四史精读》《史记》《汉书》等进发,是过“五关”;接着向春秋战国雄文启程,由《道德经》《论语》向《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国语》《战国策与左传》等攻坚,是“斩六将”;再接着由《诗经》《楚辞》向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进发,是“攀高峰”;最后是由神话小说、笔记体小品文向演义小说等明清小说进发,是“乐神游”。事先准备好的一柜子书,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我读完。

 我的再进校,就从老年大学开始。退休后,为了追寻年轻时的上大学之梦,我报名了安徽老年大学文学班与历史班,四年下来,从梦想到现实,让我倍感作为一名老年大学学员的自豪:登上校舞台,实现自己人生第一次文艺表演;创作文学作品,成为校刊报纸上的撰稿者;参加征文活动,一再获奖;被聘为通讯员,重续三十五年前之缘,成为校公众号的活跃者……。

 我的再奉献,就从当网络写手扬帆。我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使自己不断地丰满,有了今时的风采:能够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滋润自己,来些信手拈来的神来之语之句;也能够一改以前写文“黄皮寡瘦”之态,有了绿叶配红花,让文风为之一新,似乎有点“忽如一夜春风来”之感,充满了新的活力;更确立了为文之道的“正气”标杆,将弘扬文化、传播知识、颂赞时代的目标列做为文的不懈追求。

 这样的学习,让退休后的我有了丰硕的成果,最为显著的就是使自己能够继续保持与时代同步,继续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之人。

 在三年抗疫中,我以《我为抗疫拿起笔》之为,积极为抗疫鼓劲助力。《号角》《参战》《坚守》《跟党抗疫永向前》等多首新诗先后登上三家微号公众号,为抗疫鼓与呼;完成了一部读史札记文稿,通过微信圈为宅家老年朋友送上传统文化营养餐,是退休后同样共携手。

 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我创作了红色宣传系列诗作《不朽的丰碑》《永不消失的声音》《永远跟党走》《我们都是答卷人》《靠山与保证》《不灭的信念之光》等推送至网络平台。百年党庆之时,再度被单位授予优秀共产党员,退休后同样有光彩。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中,我创作了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为原型的《理想信念的灯塔》组诗31首,以“七一勋章”获得者为原型的《时代楷模颂》组诗29首,分20辑推送至都市头条平台,是退休后同样也作为。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立足“我学思想知信行”,积极投身教育活动,结合老年的实际和自身优势,既完成了规定动作,又拓展了自选动作,成为学有所成之人,所推送的学习征文,共获得一个三等奖、七个优秀奖,是退休后同样能添力。

 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是自任自就而驰骋于网络之中,在各类平台上推送网文两千余篇、百余万字,先后推出读史札记、文化杂谈、散文随笔、诗歌集等八部电子书内容,多次获得网站年度优秀作者奖、耕耘奖、征文奖等,退休后同样活跃。

 学习无止境,改造有终身,作为不停息。我的学习就这样开启我的退休之后的新征程,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是莫道桑榆晚,晚霞正当时。

 

 

撰稿:朱双顶(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与写作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