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 > 老年教育研究

徐娴:探索“教学 + 活动”融合发展新模式 激活老干部活动中心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9-09

近年来,各地老年教育蓬勃发展,老年大学门庭若市,有些专业甚至“一座难求”,而有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却稍显冷清,与老年大学“这边风景独好”的如火如荼场景形成对比。面对这种情况,安徽老年大学(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局校领导高度重视和相关处室共同努力下,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教学+活动”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发挥老年大学生源、师资优势,另一方面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场地、设备优势,依托活动中心场地、设备开设运动类课程,激发了老同志的活动激情,探索了一条在后疫情时代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从“相加”到“相融”的新路径,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目前,安徽老年大学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在滨湖校区开设乒乓球、台球、门球、网球、健身、游泳等运动类课程,增加红星路活动室教学点,开设乒乓球、太极、柔力球、五禽戏等课程,活动类课程在校学习人数450 余人,课程报名火爆,受到老同志的极大欢迎。

一是把好“需求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场地宽敞,设施先进,共有球类、棋牌、健身、休闲娱乐四大类20 余个活动项目,但是很多老干部对运动项目不熟悉、器材不会用,为构建一个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互相打通的平台,在校领导亲自协调安排下,一方面对老干部的学习兴趣、运动课程教学需求开展了问卷调查,为做好运动类课程开课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活动管理处与教学管理处联合开展“倾听老同志心声、融合高质量发展”主题党日活动,针对活动和教学融合发展问题听取老同志意见和建议。根据需求,将活动类课程纳入老年大学招生计划和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计划,探索活动和教学合一的新路径。

二是把好“教师关”。坚持平时考察与集中考察相结合,选优配强活动类课程教师队伍。严把政治关。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教师选拔第一标准,把政治能力作为第一能力,真正做到“首关不过、余关莫论”。严把业务关。通过查阅资料、邀请试讲等方式,重点考察教学能力,主要查看是否真正热爱老年教育,是否了解老年人的整体特点,是否掌握老年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否能够认真备课、高效上课。严把品行关。通过省老体协把关,采取业内了解、学员反馈等方式,深入考察教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方面的情况,对品行不优的坚决不用,确保建设一支爱心、专业的师资团队。

三是把好“管理关”。一方面加强老师的日常管理。处室工作人员担任课程班主任,随堂查看老师是否能够认真备课、上课,是否能够经常进行课堂互动,能否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教学。同时,采取个别访谈、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授课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进行约谈提醒。另一方面加强场地的维护管理。课前根据教学需求购置课程所需教学设备及器材,及时更新维护补充教学器材,根据学员的需求调整台球室、乒乓球室灯光等硬件设备。同时,按照学校要求加强老师和学员管理和服务,做好车辆信息登记、教师酬金发放、相关活动参与等日常工作。

四是把好“成效关”。一是组织比赛。在运动类课程学期末组织乒乓球、网球等相关比赛,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提高教学趣味性,达到检验教学成效目的。二是选拔优秀选手。组织系列比赛,选拔优秀选手代表安徽省或者省直机关参加省内外大型赛事活动,发挥运动类课程学员的作用,扩大安徽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影响力。三是发挥作用。依托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裁判员培训,培训一批学员,为组织全省、省直机关及中直驻皖单位离退休干部比赛活动储备裁判人才,引导老干部充分发挥余热,做新时代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有健康的老人。

下一步,按照局校领导要求,相关处室将进一步总结“教学+活动”融合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启示,树立“教学+活动”相融合的品牌意识,发挥品牌效应,持续推动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从“相加”到“相融”,不断激发新动能、展现新气象、焕发新活力。

(作者系安徽老年大学(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管理处干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