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桑榆风采 > 塘溪文苑

【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

发布时间:2024-09-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理想信念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由此,我想起了父亲参加抗战时的一些传奇经历。

那是1944年初,父亲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部队的一个排长,在山西榆社与日寇的一场遭遇战中,父亲受命率领全排阻击敌人掩护团部转移。激烈的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中午,全排伤亡过半。就在胜利完成上级的阻敌任务、部队正要撤离之际,一颗迫击炮弹在父亲不远处爆炸,父亲受了很严重的伤,战友们背上躺在地上满脸血污的父亲迅速转移。翻过好几道山梁后,战友们发现父亲没了呼吸,便从附近村庄找来一副棺材,准备把他就地安葬,正要掩土之时,枪炮声又响成了一片,鬼子寻踪又围了上来。战友们寡不敌众,只得丢下棺材匆忙撤退。随着枪声渐去渐远,山林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不知过了多久,父亲居然在棺材里慢慢苏醒过来,透过板缝,望见寒夜的天空缀着几颗星星。他觉得有点气闷,试着用手臂推了推盖板,还真的推开了。他缓缓地爬出棺材,就着棺盖爬出了土坑。父亲躺在荒草地上,努力回想着白天所发生的事情。阻击敌人成功,团部肯定是安全转移了,突出去的战友想必已经安全归队。自己大难未死,可伤成这样短期内找到部队也不可能。天边渐渐泛起了光亮,耳边忽然传来钟声。“对,先到寺庙里碰碰运气,如果能休养几日最好不过了。”父亲心想。他趔趄着一步一挨地迎着钟声向山上走去,就在他精疲力竭的时候,终于倒在了山门前。醒来时,父亲已躺在僧人的炕上,一个和尚正守在一旁。父亲张嘴想说些什么,可瞬间的疼痛直刺心底。原来,炮弹爆炸时一块弹片从他左下颌射入,又从口腔及右面颊穿过,由于血液凝固,使整个伤口黏连在一起,再加上面部肿胀,嘴里根本发不出声来。父亲想:“我躺在这里总不是个事,今后还要跟上部队打鬼子,现在说话不行,吃东西也不成,总不能就这样躺在庙里饿死吧。”他用手比划着,让和尚找来一把剪刀。父亲背靠在炕头,把脑袋倚在柜角处,在和尚的帮助下将剪刀从嘴伤的缝隙插进口中。父亲双手握住剪刀把,狠命地一剪,人又昏死了过去。再次醒来时,已是次日上午,庙里主持正在给他敷草药、擦洗伤口。父亲这次伤得太重,下颌和脸颊有一对穿伤口,满口牙齿基本脱落,舌头也缺了一块。

隔了几天,父亲伤口有些好转。他手里比划着,加上嘴里发出的含糊声,托主持打听八路军的消息。终于有一天,山里一樵夫担柴送给庙里,说起二三十里地外有八路军在活动,父亲喜出望外,当即辞别主持,寻找部队去了。

父亲生前亲历了百团大战、鲁西南战役、解放临汾、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他英勇作战,七次负伤,屡立战功,多次被评为战斗模范并受到嘉奖。

从懵懂青年响应党的抗日号召参加革命,到部队被挟持脱离革命队伍,再秘密联络携人员枪支寻返根据地;从年轻的共产党员舍命阻敌,到身负重伤死而复生,再热切盼望回到队伍当中杀敌。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在那样复杂的环境下,父亲如果不是由初始的革命热情凤凰涅槃而逐步浴火升华为终身追随党和组织的坚定理想信念,如此这般是万万做不到的。

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生动誓言,关键就在于他们对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对未来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今天,像战争年代那样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也正是无数党员干部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将理想信念化为战胜困难、决战决胜的实际行动,才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作为一名老同志、老干部,我虽已退出工作舞台,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仍旧在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我依然义不容辞;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还要继续坚持跑好我的这一棒;在为霞尚满天的金色时光里,我将依旧皓首丹心永向党,坚守本色再向上。

 

来源:教学管理处

撰稿:师燕治(行草临创班学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