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与要好的同事说,我以后要做一个优雅的老太太,退休了一定去上老年大学,也过一把大学生活的瘾。遇上了好时代,时间都像长上了翅膀,转眼间,我已经是上了4年课的“老大学生”了。
记得2016年2月的一天,我兴冲冲地来到芜湖路上的安徽老年大学报名。哇塞,没想到来报名的老同志这么多,没想到老年大学开设了钢琴、书法、绘画、文学、歌咏等众多的课程,我精心挑选了我最喜欢的唐宋词选释和书法课这两门课,满怀着激动与期待,迎接我那梦想中的大学生活。
第一次开课,我和我那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妹妹作为插班生一道走进教室,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和老校生的热情表示欢迎,并指给我们一个特别好的座位。环视笑容满面、比我们年龄长了许多的、即将同室共度学习时光的老年学友,一股无名的暖流涌上心头,愉快的老年大学生活马上就要开启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裔老师好!裔老师来了,只见一位衣着朴素、气度儒雅的老者健步走上讲台。见到坐在显眼位子上看似还算年轻的两位新面孔,裔老师高兴地笑了。同学们也在相互议论中得知我们是任氏亲姐妹结伴上老年大学,这成了大家赞许的谈论热点。从此,我大任、妹妹小任的名号在班上就这样叫开了。
裔老师开始授课了。他说,品读诗词首先要记住四句话:知人论世;忌着死句;诗可凿空;诗无达沽。回顾这几年来听课的感悟,品味这四句话的精髓,无不体现在裔老师生动鲜活的教学之中,让我对经典古诗词的精美玄妙有更深更新的理解。
在评析经典诗词作品之前,裔老师会对诗词作者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及个人特质作详细的介绍,期间会穿插许多有趣的典故和历史知识。这些信手拈来的人物故事,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极好地帮助了我们对作品内在寓意的理解。通解完一篇作品后,裔老师还会对作品作精彩的文字点评。讲课中裔老师不拘泥于作为选定教材的俞平伯先生选释本的解释,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还常引用另一个经典故事加以旁衬。比如,讲到姜夔的《扬州慢》这首词,作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扬州,昔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优美繁华,如今是“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的萧条景象,引发了词人内心无限深沉的伤痛。裔老师随即吟出《诗·王风》记载的周大夫经过西周旧都作的那首著名的《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相似的景象,相近的情感,无不诉说着词人们相同的家国情怀。
裔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我们在讲台下如痴如醉。彼时,仿佛他自己与那些词人的所思所感已浑然成一体。在讲到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时的反复吟诵,再配合着拍栏杆的手势,把词人壮志未酬的痛苦愤懑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透过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让我们看到那个有着杰出军事才能的大词人,一生的理想追求和一生不得志的无限悲概。
裔老师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修养,授课时常在不经意间,点燃引爆他那深藏的知识宝库,妙语如洪流倾情而出。什么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礼记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念;屈原《离骚》中暗含他的美政理想;陶渊明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溪疑”的遵循道法自然思想;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梁四句等等,每当此时,我恨不得生有四只手,把他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了,这些可都是累累的知识硕果啊,我舍不得遗漏下一个字。如今,我已记了近两大本笔记,当宝贝一样收藏在书柜里,待以后有时间慢慢反刍,籍此丰盈我的余生。
四年来,裔老师丰富美妙的课文讲述,把我带入了一座座瑰丽无比的知识殿堂,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知识之窗,让我看到了窗外那别样的风景,别样的美,别样的悲怆,别样的情,让我领略到了大中华文化的无尽魅力。裔老师在老年大学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教龄,班里有好多同学一直追随着裔老师的脚步,有的同学甚至老年大学学龄和裔老师的教龄一样长。我衷心地祝愿“八零”后的裔老师您,永葆康健,活力四射,再多给我们上几年课,让教与学的快乐伴随您和我们。
裔老师,遇到您真好!
来源:教学管理处
撰稿:任晨明(古代文学班学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