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4年大学毕业,一直在安徽省电力公司系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让我改变了命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电力系统劳模”。因此,2019年退休前我就理清了思路:在人生的新阶段——老年时期,开启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充实精神世界,延展生命宽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服务社会,追求健康、快乐的人生。
一、学习让生活充满朝气活力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七年的学习时光,我分别参加了安徽老年大学、合肥市文化馆、社区老年学校的歌咏、朗诵、古筝、葫芦丝、琵琶、古典舞、中国舞、走秀、茶艺、国画班的学习,曾担任安徽老年大学古典舞班、茶艺班的班长。即使在疫情期间,我也持之以恒上网课。对知识的渴望,让沉睡了14年的驾照终于派上了用场,57岁的我购车开始风雨无阻自驾上学,在追梦的路上奔跑。在我的影响下,2023年8月我老公退休,秋季就入学安徽老年大学书法班、五禽戏班,2024年春季又增报了朗诵班。我俩从夫妻成为老年大学同学,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家庭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持续提升。
多“知”多彩,成效显著。在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我结识了兴趣相投的老师、班主任、同学、邻居、社区领导。个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了“三个”跨越,一是2023年6月荣获安徽老年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知识竞赛二等奖。二是2023年9月考入安徽老年大学合唱团。三是2023年12月26日在安徽老年大学B楼大厅,成功举办了中华茶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二、学以致用让人生更有价值
推动基层理论宣讲深入人心。2021年2月我被烟墩街道聘为理论宣讲基地宣讲员,四年来我把满足基层所想、群众所惑、居民所盼作为主攻方向,当好党的“巧喉舌”,传播党的“好声音”。通过入户走访、业主微信群开展住户调研,提炼共性问题,确定宣讲主题。结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和时政热点,讲好小区治理、水文化建设、垃圾分类、物业费上调、市政供暖、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等议题。依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月开展“五项”民生行动,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在“有求必应”“有应有答”“快速解决”上,用“耐心”获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当好小区的红色小管家。作为业主代表、支部党员志愿者,我时刻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随时关注特殊人群的生活需求,拓展物业管家的工作深度。通过线上线下巡查、交流,收集民意诉求,将管辖的四栋楼、七个单元安全设施、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不符合项,上传给社区网格长、物业APP,并及时跟踪整改情况。牵头整合楼栋大厅上墙的信息,美化亮化公共空间。积极推进企业微信群在小区居民中的应用,2023年11月1日实现了小区管理信息共享。推出《家长里短》案例讨论,想方设法化解邻里纠纷,用热心、诚心让邻居变成朋友,努力打造幸福和美、文明智慧小区。
协助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牵头西杭社区2024年迎新联欢会的筹备,负责《节目单》《主持人串词》《邀请函》的草拟;组织排练小合唱《众人划桨开大船》,制作背景视频;参加朗诵节目《月光下的中国》,展示中国元素--茶艺等。联欢会社区企业携手、文艺骨干齐聚、气氛喜庆祥和、节目精彩纷呈,辖区单位、居民赞不绝口。
志愿服务、无私奉献,让我成为居民的“知心大姐”,并多次获得上级表彰:一是荣获2023年“合肥市最美红色小管家”、包河区“最美小管家”荣誉称号。二是2023年9月28日,在包河区委党校,向全区村(社区)“两委”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暨“小管家”,介绍了自己的履职经验——《当好红色小管家“绣”出小区幸福画卷》。三是2022年11月,荣获包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荣誉证书。四是2020—2023年连续四年被烟墩街道评为“年度宣讲工作先进个人”,荣获烟墩街道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学习,让生活更美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位老年大学学员的真实写照。我一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让学习陪伴终身,不断提高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为新时代老年人高质量生活贡献力量!
撰稿:雷虹(朗诵研修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