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日前夕,历史班师生在李建华老师带领下,在105教室上了一堂“党旗颂”党史课。大家一起回顾党的历史,充满自豪;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决心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实际行动,为鲜红的党旗添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党旗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用过苏维埃旗帜,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为了团结举过国民党的旗帜。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国民党的旗帜已成军阀的旗帜,只有共产党的旗帜才是人民的旗帜。”
于是,秋收起义期间,我党打出了自己的第一面旗帜,由工农革命军参谋何长工设计,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底中央的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镰刀和斧头代表工农,它们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劳动工具。1927年10月,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明确提出,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基本框定了党旗的轮廓和构成要素。
那锤子又是怎么“后来居上”的呢?其实,当时有观点认为,斧头一般由木匠、伐木工使用,是手工业者的工具;而锤子则多为大工业中的工人所使用,如钳工、钣金工、锻工等产业工人都离不开锤子,也就是说,相比于斧头,锤子更能够代表当时的先进生产力。所以1933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把党旗党徽中的 “斧头” 图案调整为 “锤子” 图案。1942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决定去掉旗帜上的五角星,保留象征工农联盟的镰刀锤子。但由于战事频繁和政治运动等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党旗图案究竟是 “镰刀斧头” 还是“镰刀锤子” 一直处于混用的状态。这也就是很多人的印象里一直 “斧头、锤子” 分不清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多次提出并逐步形成了统一明确的党旗规范。199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镰刀锤子” 被正式确定下来,镰刀刀把由矩形变成圆形,提升了“颜值”。2002年党的十六大终于把党旗的规定写进党章,使党旗更具权威性。
二、党旗的指引
回望百年党史,追溯到1921年7月1日,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红色闪光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百年来,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胜利与和平,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与辉煌。一批又一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践行入党誓言,前仆后继,赴汤蹈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伟大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付出毕生心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像李大钊、陈延年、刘胡兰、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以至钟南山、张伯礼、张桂梅等,一个又一个响彻中华大地的英雄名字,一个又一个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谱写出一首首可歌可泣的时代赞歌,让鲜艳的党旗在战斗第一线高高飘扬!
为什么党旗美如画?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她。从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间,平均每天都有370名、每小时有15名革命烈士牺牲。脱贫攻坚战的8年时间里,全国有1800多名扶贫干部倒在了为民服务的一线。任何时候,只要百姓有所呼,我们党必有所应。时代不同,斗争形式不同,但为民的初心却丝毫没变,还是赤诚的红色。
这些都源于一个共产党员永远追随党旗不变心的坚定信念,有信仰是革命先烈们勇往无前的内在动力,是融于党旗的红色精神。在共产党101年的历史中,有“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有“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长征精神,有“自力更生、勇攀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更有“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抗疫精神!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在创造“奇迹”的时候,让世界看到党旗“红色精神”的巨大能量。
三、党旗的召唤
去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有鉴于此,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向先进学习,为党工作、为民服务,坚守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用实际行动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让党旗更加熠熠生辉!
来源:教学管理处
撰稿:武光友(历史班学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