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一到夏天就热的无处可逃,人们驱走闷热只能靠手中的扇子,那时候常用的是老芭蕉扇,虽然长相丑陋却轻盈耐用,大家总会用布条一针一线把扇子包一圈布边,让扇子愈发经久耐用。那时候的夏天虽没有现在这样炎热,但在三伏天的夜里依然难以入眠,就是这样的芭蕉扇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苦夏……
1980年的夏天,又是一个酷暑,那是我和老伴结婚的第一个夏天。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我攒了好久的私房钱,花费近50元的巨款为家里添置了一台高档设备——上海华生牌摇头电风扇,可以说是当年的奢侈品了。当我按下按钮,凉风徐徐吹出,而且噪音极小,老伴开心的笑了。虽然是花了一笔巨款,可也算是咱们家的一件大喜事,记得那天,老伴还特意给我买了啤酒和小菜庆祝。从那以后,在炎夏每次吃饭时,我们便不厌其烦把电风扇搬出来,休息时再搬到卧室,酷暑的日子不再那么难熬,在铁质叶片的“嗡嗡”声中酣然入梦已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夏天一过,我都会把电扇擦洗干净进行加油保养、装箱收好、倍加爱惜。1981年的夏天,我的女儿出生了,每年夏天,她蹲在电风扇旁边吃西瓜的样子,满脸满身都是西瓜汁,一边说着“扇扇好凉快,瓜瓜真好吃” ……后来,家里装了吊扇,再后来又添置了塑料材质的定时电扇,而且功能更加全面,吹出来的风也更柔和、凉爽。但是,那台华生牌老风扇却一直让我不舍丢弃。
又到了90年代,那时候在县城的一些酒店,出现了一种新的纳凉设施——春兰窗式空调。当时的空调一启动,就会发出轰轰隆隆的噪音,但着实让整个房间降温了很多。不过当时空调价格很高,陪伴着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依然是一台台电风扇。
转眼到了2002年,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那一年,我和老伴搬进了县城里3上3下的小楼房,我们在楼上的每个房间都装上了分离式空调,再炎热的夜晚也没那么可怕了。楼下的客厅却是很接地气,那台华生牌电风扇电一插、头一摆、风一吹就足够凉爽。
2010年之后,我和老伴来了合肥,买了新房、安了新家,女儿还为我们购置了最新款的格力牌智能空调。搬家时,老伴说现在都用空调了,让我把这台老电风扇送人吧,可我还是坚持从老家运了来。或许是因为节俭,或许更是因为它见证了我和老伴幸福生活的变迁吧。当时我还有个想法就是将来有机会,说不定可以捐给博物馆呢。
芭蕉扇、电风扇、智能空调,见证着咱们老百姓走过的日子。现在,当听着我那可爱的小孙子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中国梦,我的梦”的时候,我无比激动与欣慰。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我坚信中国梦和每一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必将实现!
来源:教学管理处
撰稿:孙长胜(历史班)
编辑:钱怡
欢迎来稿:ahlndx@163.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