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您还记得上次停电是什么时候吗?恐怕您还真得想一会儿。每每这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为此付出的努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36年前,我从电力学院毕业,离开家乡来到第二故乡合肥。那时候人们最向往的生活方式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虽然常用的家用电器还只有灯泡、电风扇,但应急蜡烛却是家家必备的生活用品,一周停电2-3次是常态。那时的安徽电网既没有30万千瓦机组,也没有500千伏线路。让大家自由、安全、高效、放心地用电,就成了我们的目标和使命。
随着改革开放,电力工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也给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提供了专业成长的机会。在省内第一台30万千瓦机组(洛河电厂#1机)、第一条500千伏(5301)线路、国产首台60万千瓦机组(平圩电厂#1机)基建工地挥洒过青春的汗水。负责制定了省内110千伏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在省内首次提出500千伏与220千伏电网分层分区运行研究课题;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安徽电网首次黑启动试验;负责建设了安徽电网负荷实测和在线线损理论计算系统……
目前,安徽电网三纵两横500千伏输电通道、交流特高压1000千伏双线送出,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落地皖南古泉站。我们这一代人是中国经济和中国电力工业创造奇迹的见证者,也是电力工业腾飞和发展的直接参与者。伴随安徽电网的阶梯式发展,自己也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技术专家,2016年取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格。
现在蜡烛已然变成了浪漫用品,烛光伴读也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每当夜晚来临,欣赏着璀璨的城市美景,守望着万家灯火,内心感到无比欣慰和喜悦。回望来时路,我可以挺起胸膛自豪地说,祖国的强劲脉动中也有我的青春热血。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尽一份力,是我的幸运和光荣。
如今退了休的我,又加入了一个创新创业团队——研发智能计费开关,致力于用电精细化管控和节能增效,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用电行为,变得安全、可视、高效甚至有乐趣。产品一经面世,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智能家居大赛银奖;开发了企业能效精细化管理、校园用电管理、电瓶车充电系统等应用,在防窃电、节能增效、用电精细化管控方面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相信努力就会有进步!相信祖国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来源:教学管理处
撰稿:王凤霞(古筝班)
编辑:钱怡
欢迎来稿:ahlndx@163.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