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喜欢看着身为小学校长的爸爸在闲暇的时候临摹书写。每当年关,在他书写春联时,我总是忙前忙后裁纸、调墨,还时不时写上几个歪歪扭扭的字,甚是自我欣赏。也许就是在这时,在不知不觉中我喜欢上了水墨文化。以至于到了大学阶段,我总是喜欢与学生干部一道出出黑板报,参加硬笔书法展览、比赛之类的活动。
参加工作后,由于自己是一名普通高校的教师,所以非常注重自己书写的美观性。偶尔自己也写写软笔字,尽管没有名师指导,写字水平提高甚微,但我仍旧热爱书法。在我们校内,由于领导的提倡和引领,书法创作氛围比较浓郁,有时邀请书画名家来校讲座,时常举办一些书画展览,自己身在其中,也受到一些熏陶和影响,对书法美学有了点滴初步认识,但提笔写起软笔字来仍不得要领,对书法的线条、结构、章法和风格的认识仍陷于肤浅,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虽然参加了些硬笔书法的展览,也时常有人对本人所写的硬笔书法给予褒奖,但软笔书法水平没有实质提升,自己始终感到遗憾。
退休后,终于有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了,于是购买了大量书法名家的碑帖,沉下心来努力练习软笔书法,甚至有时静静地长时间翻看碑帖,以期能更好地理解书法名家要表达的艺术形式和浓厚情感,梦想能够临摹出书法名帖的特点和风格,自己在书法方面的进步能更快些,但始终收效甚微。是我急于求成、想法过于简单了吗?在迷茫之余,我真的焦急了!于是想到要拜师学习书法,想到了老年大学,想要走进教室再度成为一名学生。经过咨询,我报名参加了安徽老年大学的楷书班。
走进教室之初,我既忐忑又兴奋,坐在座位上,既熟悉又陌生,但在后来与同学们交流过程中,让我彻底消除了杂念,我发现大家虽已退休,热爱生活、热爱书法的执着之心不亚于年轻人,教师的引导和指教不仅激发了同学们交流和学习的热情,还引发大家就某些书体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进行比较、探讨。同时我观察到,有一部分同学的书法功力相当不错,不仅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理解深透,有时还有自己独特见解,且能把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得细致入微并付诸实践,让我耳目一新。我想,这应该就是学习比较高的境界了吧,这真的使我受益匪浅。
进入老年大学以来,我这个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法方面的知识、技艺,在合肥市总工会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上还获了奖,更使我学到了同学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会了把书法融入生活的一种淡定态度,领略了同学们虚心学习交流、不断丰富自己人生的境界。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从教师又变成学生,让我的眼界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更加积极的变化,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教学管理处
撰稿:马芳云(楷书班和英语提高班学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