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我退休不久,就报名参加了安徽老年大学滨湖校区书法班学习。我很喜欢书法,小时候看到父亲写毛笔字感到很神奇,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学,现在退休了,终于如愿以偿,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喜欢归喜欢,可我毕竟没有基础,只有刻苦练习,从一笔一画开始。在刘卫东老师指导下,我苦练基本功,每天一丝不苟地坚持完成作业,总是期待着星期二上午的课,希望听到老师对我作业的讲评。刘老师批改作业非常认真,每次课有四十多分钟在看同学们作业,非常耐心、非常仔细,对每位同学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在老师的指点下,我的楷书练习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学书法的兴趣更浓了,信心也更足了!
记得开始学习《颜真卿麻姑山仙壇记》,当班长把字贴统一买来时,我很不高兴,有抵触情绪,我不喜欢颜体,感觉可能写不好,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当这念头一闪时,我忽然想起了报名时的决心,不觉脸红了,看来学习也要“不忘初心”,于是赶快向老师请教,有天课间休息时,我跟刘老师交流沟通了一下,坦白地讲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以为柳体清秀、欧阳灵动、坡翁洒脱,颜体太粗壮,不太适合女士学习。刘老师说,颜体稳健厚重,功底扎实深厚,你能把颜真卿麻姑山仙壇记贴子临写好,今后无论写什么字体都能写好。于是我端正了认识,重拾了信心,更加刻苦练习起来。作业从开始只有几个字能得红圆圈,逐步到整张纸“符合要求”,再到“完全符合要求”,直至最后一节课写的一幅四尺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我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回顾学习历程,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首先是得益于老师辛勤的指导和热情的鼓励,其次同老年大学书法二班的老师同学们的帮助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学习期间,班主任陈少霞对老同志关心照顾有加;班长王勤组织同学们统一买书、墨、纸张,无私奉献;班里的很多老同志学习认真,勤学苦练,作业写的相当不错,都可以拿出来当范本,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另外,学校聘请书法家来讲座,我更是受益非浅。我感到,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临帖写字,更是感受书法艺术的美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老年大学学习,让我喜欢上校园优美的环境、宽敞的教室,更喜欢上了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们。每次来上课心情是那么的舒畅,精神是那么的愉悦,我要放声高唱: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书法!我爱你,老年大学!
来源:教学管理处
撰稿:李菱(滨湖校区书法二班学员)
编辑:钱怡
投稿邮箱:ahlndx@163.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